死亡.自殺
作者:SnowViktor|彬彬
(本文相對敏感,請斟酌閱讀。如有不適,應立即停止閱讀,並行三次深呼吸。)
旨在議論死亡的一種方式──自殺。參照數家媒體文章、民間團體、政府組織之表述,鑒於多數人民將自殺歸因於悵然失意、仕途坎坷、泰山壓頂……相與己之觀點牴觸,故以此闡明新見解。由自殺通報數統計,不僅年年攀升,也逐漸擴及至較低的年齡層(國民中小學),卻未見日甚一日吃緊的人力獲得緩解,第一線人員仍須承擔龐大的工作量。不過,好心的幫助延長的是生命還是痛苦?自殺防治員、社工曾說:「我們始終只能救人一時,即使盡力而為,給予最大的協助和支持,也不可能救得了一世。我們是人,不是神。」想活的人活不了,想死的人死不了,這才是莫大的痛苦。
有些人認為自殺當屬自私的行為,帶給自殺者遺族不少困惑、憤怒以及悲慟,明明有無數的方式,為何要選擇最極端的自殺?留下萬千後事,持續數年,生者在世卻要承受逝者的不負責任。此時不妨換成逝者的角度,遙見旁人的不理解,才驚覺自己是罪魁禍首,果真死了更好。而又有誰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場,對著生命評論?或許每個人都在冥冥之中助長他人自殺的動機,卻渾然不知;有時光是多一點體諒,多一點寬容,他人便能多一些調適的空間。對於已然逝去的自殺者,應以祝福代替針砭,以紀念代替遺忘,因他從苦痛中解脫,從虛無的黑暗迎接光明的希望。
予觀點考究「沒有人可以剝奪他人生命」,推測出「人人有亦只有權利剝奪自己生命,除為不可抗力之自然因素,恆不受他人干涉。」唯若且若上述條件得經允諾並遵守,則應使人人具有自殺之自由,於排除外力影響。舉余之例,當自由意志決定且不為外部情勢下的抉擇,仍舊阻止不了我以自殺作為死亡的決心;如果我無法決定出生,至少讓我有決定死亡的權利。一生轟轟烈烈的最後若平凡地完結,或許是神來一筆的休止符,但我寧可在自我掌控下死去,也不隨著歲月慢慢消逝。正因如此,我不會讓任何阻撓打倒我,直到我死亡的頃刻──自殺,是為了更好地活著!
哪一世紀?哪一年?哪一月?哪一天?哪一時?哪一分?哪一秒?我們才會放下成見,好好面對自殺此事,而過往的迴避、斥責是否有轉變的一天?在說清自殺之前,又曾有善待生命、體會死亡?